萬巒豬腳的基本介紹
萬巒豬蹄是臺灣的著名小吃,源自于屏東縣,據傳1981年春節前后,當時的總統蔣經國至萬巒鄉舊市場內視察,曾前來海鴻飯店品嘗豬腳,也為萬巒豬蹄打響知名度。屏東縣并非以風景名勝出名,而是以風味絕佳的豬腳名聞全臺灣,路過此地的游客莫不順道下車品嘗,更不乏專程前來采購者。
萬巒豬腳集中在派出所旁的民和路,其中以林海鴻的海鴻飯店最有名,是萬巒豬腳的創始者。萬巒豬腳其獨特秘方還在于烹煮時的中藥配料和沾豬腳的蒜茸醬油佐料,待送入嘴巴,油膩全消的豬腳嘗來開胃爽口,吸引眾多饕客不遠千里而來。
營養價值
豬蹄和豬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它在烹調過程中可轉化成明膠。明膠具有網狀空間結構,它能結合許多水,增強細胞生理代謝,有效地改善機體生理功能和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使細胞得到滋潤,保持濕潤狀態,防止皮膚過早褶皺,延緩皮膚的衰老過程。豬蹄對于經常性的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膠缺血性腦患者有一定輔助療效。也適用于大手術后及重病恢復期間的老人食用。有助于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的速度。傳統醫學認為,豬蹄有壯腰補膝和通乳之功,可用于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和產婦產后缺少乳汁之癥。而且多吃豬蹄對于女性具有豐胸作用。
產品特點
成品“肉色呈黃褐色,香味四溢,外皮口感香Q,肉質鮮嫩多汁”。
歷史民俗
萬巒豬腳發揚人是王依悌先生,別號一已師,福建省福州人,少年即拜師學藝,凡舉雕刻,白鶴拳武藝,烹調美食,樣樣精通。民國三十七年落腳屏東縣萬巒鄉,開設食堂為生,并開始鹵制豬腳販賣。之后由林海鴻的海鴻飯店及堂妹林陳玉妹的林家萬巒豬腳在當地推廣而慢慢的廣為人知,也引發了許多同鄉的村人加入了經營鹵制豬腳的行列。
早期當地百姓以務農為主,鄉內有多處客家村落,主要農作物為檳榔。當地知名的豬腳店有海鴻飯店、熊家豬腳、林家豬腳、李家豬腳、萬泰豬腳店、萬佳豬腳店、藝香豬腳店、大人物豬腳店等,其中最早設立的餐廳為林海鴻在1949年所創設的海鴻飯店。
2004年時,屏東縣政府在民和路、褒忠路一帶處開辟萬巒豬腳街,并鋪設約100米的鏤花路面,其路面印有地區導覽圖,由客家藍衫、檳榔及豬腳等圖形拼湊而成。
萬巒豬腳的制作方法
制作用料
前蹄豬腳 2又1/2斤,水 1鍋,米酒 3大匙,醬油(水量的 1/5),冰糖 4兩,姜片 2片,蔥 2~3支,雞心辣椒 1~2支,五香粉 1小匙,滷包 1包(滷包可至中藥行購買配好的滷豬腳滷包) ,胡椒粉 1小匙
(1)豬腳處理干凈后,入油鍋炸至金黃,撈起瀝干油份。
(2)將一鍋水加入所有調味料燒開(份量以能完全淹過豬腳為準),水滾后再將豬腳放入鍋中以中火煮約50分鐘,即可熄火再燜20分鐘,如果用筷子戳入豬腳中有油滲出,表示已煮熟,起鍋前再加入米酒,即可撈出食用。
